发布日期:2024-07-09 11:01 点击次数:111
优化“互换通”增加债市吸引力
在上线一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业务迎来优化。5月13日,为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协同发展,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推出多项“互换通”业务优化措施。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上线以来,“互换通”交易清算等机制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者踊跃参与,交易量稳步增长,为通过“债券通”等渠道持有中国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据央行透露,截至2024年4月末,“互换通”渠道下已有5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管公司等各类型合格机构投资者,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成交名义本金总额近1.7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量从上线首月不足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4月的日均超过120亿元人民币。自“互换通”上线以来,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
“‘互换通’启动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已经可以更便捷地直接触及这个利率衍生品市场。”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总经理朱璟认为,“互换通”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主要得益于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和清算成本,让持有中国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头寸风险管理的目标。
具体来看,本次“互换通”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IMM合约)。IMM合约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标准化程度高。通过将起始日、到期日和结算日等利率互换合约要素固定为三、六、九、十二月的第三个周三,便利境外机构进行有效的交易平仓和现金流匹配;其次,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可支持境外机构衔接在不同国家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满足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再次,缓解境内外投资者的运营负担,优化中后台对账流程,提升参与交易清算的便利性。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合约压缩是国际清算机构为投资者广泛提供的集中清算增值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可以对买卖方向相反、合约要素符合匹配规则、已纳入集中清算的利率互换合约进行压缩,减少存续期合约数量和名义本金,便利投资者更好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历史起息合约主要用于配合合约压缩功能使用。
三是推出其他便利举措。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还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将“互换通”费用优惠再延长1年,对于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开展的交易清算实行费用全额减免,促进降低业务参与成本。
对于此次“互换通”优化措施的推出,专家普遍认为,将进一步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促进有效降低业务参与成本,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和持有人民币资产,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协同发展,助力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
“历史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是两项配套功能,旨在为双方参与机构提供利率互换合约提前终止服务。在原有机制下,尤其境外参与者受限于额度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度参与‘互换通’,交易达成后没有有效的提前终止机制,不利于扩大交易规模。新功能推出后,境外参与机构可以与报价商达成历史起息交易参与合约压缩,可以有效降低名义本金占用问题,预期将极大提高境外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陈志明认为,总体来看,历史起息合约、IMM合约、合约压缩新功能的推出将极大推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满足境外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并带动提升境内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表示,“互换通”优化举措的推出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在交易中提高保证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加强境外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的便利性。随着一系列优化功能的上线,预计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和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央行表示,下一步,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将指导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继续稳妥有序推进“互换通”业务合作股票中的配资,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助力稳步扩大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